close

我參加了第64期童木基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崇善萬芳團       陳谷松

緣起


偶然的機會,得知台北市會於2月份將辦理64期童木基,心理癢癢的。幼木章的永久小隊長敏敏也慫恿著我去參加,加上鮪魚肚團長的一通電話;我與本團的三位夥伴(含鮪魚肚團長)就報名參加了台北市第64/65期的童木基訓練(因為人數爆滿,所以分成兩期);當來到熟悉的陽明山活動中心,在報到的時候,就發現有幼木章163期的同學(李正雄)也來了;木基訓第二階段時,第一階段未趕上的也是幼木章163期的同學(樂期誠)也來報到了,大家有志一「童」,真是相見歡。此外,還發現有新莊天鷹團、永平灰熊的夥伴加上傳薪團、崇善明德團的夥伴。加一加,超過三分之一是熟識或帶點關係的。


苦難篇-令人難忘的64期野鴿小隊


這兩期的童木基訓練,參加的人員部份來自學生,師大公領系學生佔了一部分,感覺與當初接受木章訓練時不同;事後回想應該是動機不同所致。公領系學生受木基訓是學業要求的一部分(當然不能以偏蓋全,也有以童軍為志業的),不得不然,所以會有動輒發表繆論,認為為何這樣規定?為何那樣規定?沒有實際帶團經驗,對於團的運作,甚至對小隊長的要求都愛理不理。與當初木章訓練時,黑狼小隊的同心協力,讓我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,當然結果也不甚相同。想當時,黑狼小隊齊心於小隊長的領導(不管輪到誰),努力付出爭取各項榮譽,榮譽小隊從頭拿到尾,從沒有驚險畫面出現,受訓簡直是享受。


這一次童木基訓,雖說好歹也拿了兩天的榮譽小隊,但隊員對於隊長的要求,有聽沒有到;隊長說提帳、曬睡袋、衣物,隊員:提帳幹什麼?睡袋收一收就好了。諸如此類的事情,每日發生數次至十數次(有點誇大),你說小隊長會不會掉;集合時,更是兩期八個小隊中最慢的;64期野鴿小隊相信會名垂中國童軍史的。


哦,忘了講,我就是那個快掉的小隊長!唉,這何嘗不是另一種試煉!!


互助合作篇-營地建設


童軍活動離不開露營,露營就要有營地建設。說實話,營地建設並不難,只是看你要什麼。基本的三項建設-餐桌、高架灶、料理台做好了;還有很多可做的,如營門、劈柴場、垃圾桶、毛巾架、佈告欄、鞋架、營圍…,林林總總,不勝枚舉。


當第一天的午餐結束後,就是一連串營地建設的開始,當然這也就是試煉的開始。首先就是把帳篷給搭起來,依序是炊事帳、蒙古包及屋式帳。擔任小隊長的我在分工之前,先瞭解小隊員的背景。不了解還好,一問之下,除了小隊長外,有一位師大公領系(學院派;非童軍);一位大學生(非羅浮)帶高中團;一位羅浮(謙稱什麼都不會);一位幼木章持有人(自稱沒搭建過營地建設);一位玩攀岩的(使用現代化工具,不會打繩結);兩位都不會的。其實陣容還滿整齊的,不太會的只有五位。


開工吧!過沒五分鐘,有人說話了,小隊長你是不是應該先分工?不然我剛剛在幹什麼?學院派的公領系畢竟還是有點底子,繩結、搭帳大致難不倒她,但總是碎碎唸,好像大家都不會,只有她做的才對。好不容易搭起炊事帳,當然是七手八腳;有人說要拉防風繩,拉吧!一次又一次的,七手八腳的把帳篷逐個搭起來,之後就要趕快進行餐桌及高架灶的搭建了。餐桌由我主打;高架灶由公領系的高手主打。晚餐過後,天色已晚且未有燈光,因此必須要摸黑進行營地建設;所幸事務長體察民情,適時提供燈光,使營地建設工程方得順利進行。刺探一下敵情,發現其他小隊都小有成就;鮪魚肚團長的藍鵲小隊三項工程已經完成,已進行到土灶的製作了。而野鴿小隊還停留在高架灶、料理台,更糟糕的是,竹材沒了。身為小隊長的我,只好硬著頭皮向事務長要去,但終究還是不夠。最後幸賴英明的葉團長發現野鴿小隊在發呆,原因是少了竹材,當下就決定拆了示範營區的作品,來應野鴿小隊之急。


竹材有了,沒有任何藉口,繼續努力吧!到了半夜兩點多的時候,在童木章150期學長的指導下,完成了營地建設的三項基礎建設及土灶。終於,可以放心的安睡去。我心中暗暗發誓,未來的幾天,除非必要,否則絕不輕舉妄動,絕對動心忍性,不自找麻煩(之後與隊員聊天時,才發現我們野鴿小隊還真有志一同,大家都覺得能省則省)。


後來,第二階段開始前,小隊部份夥伴先行上營地搭帳,還偷偷的加做了個劈柴場,在最後一天利用麻繩綁了個簡單的營門。雖然比起其他小隊,我們的營地建設少且簡單,但我們卻是最辛苦的。不過,辛苦是有代價的。由於第一天營地建設到半夜,所有夥伴對方回結、十字結及剪立結都非常的熟悉。第二天的小隊旗座搭建比賽,就得到了優秀的成績,又快又標準,得到一致的讚揚;了不起!


肅穆篇-虔敬聚會


童軍不涉政治、不涉宗教,童軍的儀典都是肅穆的,其中以虔敬聚會最具代表性。虔敬聚會以默念始,默念畢。在虔敬聚會時所有的人事物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在發展,提供童軍夥伴省思的機會。虔敬聚會的運作,必須因應各級童軍而有所不同;進行時間的長短必須考量,通常在10~15分鐘;因應時事、配合規律來訂定主題。至於場地的佈置,國旗或團旗必須擺放於正中央處,主持的團長位置則在桌子的右邊。


第二階段一開始,所有學員回到陽明山童軍活動中心後,進行的第一個活動就是虔敬聚會。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,所有學員手牽著手,沒有燈光、沒有任何的說話聲,就這樣靜悄悄的來到下草坪旁的一塊幽靜的空地。當隊伍調整好後,團長就定位,點起了象徵三條諾言及十二條規律的三根大蠟燭及十二根小蠟燭。除了重溫諾言外,藉由故事的講述及童軍歌曲來沉澱所有參加夥伴的情緒,並進行省思。其中,林行健顧問講述了亞伯拉罕林肯的故事(適逢林肯總統200年誕辰),藉由林肯的誠實以對,雖承繼了原雇主大批的負債,但仍堅持償還,不離不棄,得到了「誠實的林肯」的稱號。終究也有了大成就,成為美國第16任總統;雖林肯生也早,不可能是童軍,但如林肯生在有童軍的時代,相信他必定會是個優秀的童軍。


P.S.此次虔敬聚會的場地佈置出現烏龍,國旗位置擺放錯誤;另諾言必須循聲朗誦,而規律部分則每次2~4條即可,且僅聆聽即可,當晚我們可是逐條循聲朗誦的。當然值星的胖聯隊長除了接受團長的小小修理外,也要接受我們的嘲笑。


STA


照例,木章訓練或木章基訓都安排有STA,也就是課餘作業(就是課餘要自己去學習的作業);包括有童軍歌曲、急救包紮、童軍技能等等。


急救包紮的部分,除了頭、手、膝、腳部、大吊腕、小吊腕外,重要的是要關心患者的心情,要能讓關懷撫慰患者的心;歌曲方面應算是比較容易的部分,但冷僻的童軍歌曲在這一次出現了;傳說的「時表定方位」調性不強,歌詞抝口,真屬難學難唱一類的,還真虧飛燕小隊的君健團長跑過來指導,讓我們在高人指點下,掌握住歌曲的精髓,一舉過關。


童軍技能的部分,屬於一個童軍人應有之技能;舉凡手號操、各類繩結、刀斧使用、生火、火媒棒削製及諾言規律銘言之背誦等,看起來是平常就在操作的部分,應屬稀鬆平常的。但事實上,有些部分可不是這樣;年輕的學員對於諾言規律銘言之背誦就問題不大,但對於繩結就不大行囉!反之,年紀大的學員對於背誦的部分就避之惟恐不及。但是本團的夥伴對於STA的部分,則是信心滿滿,雖稱不上勢如破竹、輕騎過關,但至少都是毫不畏懼,紮紮實實的逐項完成。尤其是當大家頭痛於諾規銘的背誦時,我可沒聽說本團的夥伴有「落跑」的打算的,都是完完整整、清清楚楚的完成這一個項目。繩結對本團夥伴來說,更是囊中物,信手拈來就是一個稱人結,其他如營繩結、雙半結、接繩結、牧童結,當然更不是問題。當我在進行此項考驗時,小隊輔還對著我說,你都不用想一下,這麼有信心喔!你看看,這就是本團的驕傲!


我在生火的項目應算是較弱的,但由於是最後一個考驗的,所有夥伴將蒐集到的松針(富含油脂,易燃)、完成考驗的火媒棒等,一古腦都丟到灶上,這麼些優質的發火材,加上烤了好多天的乾材(當然偷偷再加上一個火種),以及風勢的助長,一舉生火成功,連眉頭都還沒來不及皺一下,生火項目就過關了。


P.S.繩結部份因為將反穿結的部分移到木章訓,因此就沒有高難度的繩結了。


小隊旅行篇-陽明山公園


戶外活動對於童軍運動是非常必要的,小隊旅行更可融合各項童軍技能,寓教於樂,做中學。


聯隊長宣佈於用完午餐後,即可準備出發,在升旗台前報到,先到先抽路線,抽完即可出發。至於籤運如何,那就靠自己平時修不修了!野鴿小隊毫不猶豫的,又是八個小隊中最後一隊出發的,但抽到是往陽明山公園走───哇!籤王。陽明山公園花季雖還沒到,但花開滿滿山遍野,遊客也到了摩肩擦踵的階段。當我們身著童軍制服,持著童軍棍,在公園內鑽來繞去,倒是滿惹人注目的。一路尋找神祕人、尋找任務指示信封;從第二停車場一路往下走,到花鐘再往第一停車場、公車站接人車分道系統往遊客中心回來,沿路有寫生、觀察、討論等的考驗。野鴿小隊更在花鐘一舉超越了65期紅隼小隊(就是淑純那一隊;65期的野鴿),展現出實力。由於,隊員中有一曾受過傷、開過刀,無法走快,沿途必須走走停停,否則表現應該會更好才是。


歡樂篇-聯隊長


童木基訓練係以童軍中級進程為課程設計基礎,童軍活動進行時並非由成人領袖所主導,而係由聯隊長、隊長擔綱。由於訓練營隊有兩期,因此安排有兩位聯隊長,兩位聯隊長互補,所產生的效果恢弘。64期聯隊長瘦(長的有點像帥版的九孔),而65期聯隊長胖;當然兩人身材其實算中等,只是這樣區別更是別具笑果。相互之間的互動,就像「諜對諜」的那兩隻黑、白烏鴉,莫不以消遣、打擊對方為樂,但戲而不謔。尤其,當胖聯隊長欺負瘦聯隊長時的得意;而瘦聯隊長受到欺負時的無奈或想力圖反擊的情景,對於受訓學員的壓力紓解,有著相當大的效(笑)果。


但是該認真的時候,聯隊長也會適時的提醒:行百里半九十;當挨一位聯隊長的排頭時,另一位聯隊長也會在事後緩頰,讓受訓時的壓力不至於過度緊繃。相信缺少了這兩位聯隊長,肯定一點都不好玩!


歡樂篇-營火


B.P.說「野外活動是童子軍的白天;露營是野外活動的正午;營火是露營的命脈。」


木基訓當然不能沒有精采的營火,所有的節目有各小隊提供,每一小隊一歌(或一舞或一歌舞)一劇。營火不報幕、沒有主持人;「營火」就是「營火」,不是「營火會」也不是「營火晚會」。當然,由參加基訓的學員首次操作的營火,在某種程度上會有與原則、要求不同的地方,但相信經過此次營火的實際操作,加上團長事後的檢討、提示,當更能掌握營火的精髓。


營火開始前,由各小隊小隊長帶著邀請函,前往營本部誠摯的邀請團長們參加營火。隊員安靜肅穆的進入營火場,兩位團長頂著印地安人頭飾穿著營火袍進場;隨著拜火儀式的完成,伴隨著「營火燒著」、「營火興旺」的歌聲,營火已慢慢的燃起,漸有成熊熊大火之勢,不禁令人興奮了起來!


突然間,跑出一隻野豬,咬走了營火的節目表,祖魯人只好通力撲殺好搶回節目表;但野豬實在是太強了,祖魯人只好求助現代工具槍。最後終於殺了野豬,搶回節目表,順利的獻上節目表,開始營火的節目。各隊使盡全力,表演歌舞,帶動全場;劇的演出則套用中國童子軍規律,各隊以演劇的方式闡述。本小隊劇的題目是「勤儉」,利用購買電視及當天是情人節,演了一齣讓所有學員都融入其間,有趣的短劇。當然,各小隊莫不使出渾身解數,雖算不得創意無窮,但絕對是熱力無限!


營火表演後,各隊也都很有禮貌的送歡呼,此起彼落,更增添熱鬧氣氛!


驚悚篇


果然,童木基的課程緊湊不在話下,staff的素質及專業當然是一流。加上葉宏振團長及張政漢團長(人稱老爹)的帶動下,讓我對於童軍運動能有更深一層的體認。另外,有一件是讓我不只印象深刻,更讓我心驚膽跳的,絕對不能不提一提。


在完成營火後,回到室內講堂,由張政漢團長就營火部分進行補充,說著說著就冒起火來,要求所有人連同隊職幹部通通到中庭集合,並閉上眼睛好好省思。點名四位夥伴,其中一個就是我;由於氣氛詭異,心中15個弔桶,但自問無愧於心,只是有點心虛(因為筆記沒怎麼寫),但也只有硬著頭皮,站了出去。在一陣混亂當中,聽到團長說:「你們四個,什麼事你們不知道嗎?今天這樣的事,一定要處理一下。」;心中又多跳了好幾下,不然現在是什麼情形?過不了5秒鐘,突然響起「祝你生日快樂」的歌聲;當下除了感動外,還真是放下心中一塊石頭。因為,我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,真要幹了什麼不能夠原諒的事,那只有走人了。還好只是虛驚一場,不過從此老爹每次看到我,就笑我說:看你都嚇得臉色發白,還嚇不跑。


童軍頑童-老爹


「老爹」是童軍夥伴對張政漢團長的稱呼,每當他談起童軍,眼睛總是發亮,並展現出無窮的魅力與活力;當隊伍一有空或是空檔時間,經常看到老爹手舞足蹈,帶著大夥兒唱唱跳跳。老爹自詡為永遠的童軍人,告訴我們童軍的路是一條永不回頭的路,也告訴我們成人領袖決心踏上這條無所求的不歸路,便得清楚自己的角色扮演,全力以赴,只因為我們許諾孩子一個真實的願景───「曠野、健康、快樂和有為有守」!!


老爹給我的第一個印象,就是當我踏進苗圃時,發現他身著整齊的童軍制服,到處與報到學員打招呼,精力充沛,活力洋溢,當然也是魅力十足。老爹上課的時候,口才便給,故事精采。加上他的經歷豐富,無論是自身的經歷或是講述B.P.生平的種種及對童軍的期許,總是讓學員聽的目瞪口呆。而當該結束的時候,總是短捷有力,從不拖泥帶水,在最高潮的時候,嘎然立止,畫上完美的句點。


率真、風趣但嚴格是我對老爹的印象;當談到童軍時,有他堅持完美的一面,希望童軍夥伴仍一往直前,為童軍事業奉獻心力。但老爹偶而也會惡作劇,學員上課打瞌睡,旁邊的兩個人要罰站;慶生就慶生還要把人嚇一大跳。說實話,我還不夠格去評斷老爹;我只是想紀錄老爹在我心中的影像吧!


緣續-緣不滅


雖然有歡樂、有苦難、有驚悚;雖然小隊旅行走得累死了、雖然炊事前的生火燻死了。但是,從作中去學習,親身的體驗,印象深刻,還是很有收穫的。夥伴們如有興趣,可以參加下一期的童木基;到時我們再集體報名參加童木章,你們說好不好!?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崇善萬芳童軍團 的頭像
    崇善萬芳童軍團

    崇善萬芳童軍團的部落格

    崇善萬芳童軍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